中央處理器(CPU)散熱器是確保高性能PC順利運作最重要的零組件之一。CPU是每台PC的大腦,如果它過熱,就會停止正常運作,導致整台機器當機。因此,儘管CPU在產品線和組裝指南中獲得了大部分關注,但CPU散熱器才是那個默默無聞、勤奮工作的夥伴,它必須與每一顆CPU並肩作戰,以確保其功能正常。
中央處理器(CPU)散熱器是確保高性能PC順利運作最重要的零組件之一。CPU是每台PC的大腦,如果它過熱,就會停止正常運作,導致整台機器當機。因此,儘管CPU在產品線和組裝指南中獲得了大部分關注,但CPU散熱器才是那個默默無聞、勤奮工作的夥伴,它必須與每一顆CPU並肩作戰,以確保其功能正常。
基本原理
那麼,CPU散熱器是如何讓CPU保持低溫的呢?散熱器內部有多個專注於熱傳導和散熱的零組件,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熱導管。從最基本的層面來看,熱導管是中空的管子,內部含有熱傳導液體,液體會在管子的一端吸收熱量後蒸發。水蒸氣接著會移動到管子的另一端,凝結並釋放熱量。隨後,液體會透過重力流回起點,如此不斷循環。
一點歷史
熱導管的概念最初於1940年代在通用汽車公司(General Motors)提出,但直到1960年代才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(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)和美國太空總署(NASA)得到進一步發展。當時,熱導管主要用於人造衛星。到了1980年代,一些公司開始將熱導管應用於擴大機等商業電子產品,而在1990年代,熱導管開始被整合到微型電腦中,從一種專業的工業產品轉變為消費性產品。2000年,Cooler Master 發布了其第一款搭載熱導管的零售CPU空冷散熱器 CHK-5K11。如今,熱導管已成為筆記型電腦、桌上型電腦和智慧型手機等各式產品中常見的技術。
熱導管的突破
長期以來,CPU散熱器中最常見的熱導管結構是由充滿水的銅管構成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製造商開發了不同的燒結、粉末和複合熱導管變體,以尋求最有效率的熱導管結構。然而,Cooler Master 的研發團隊最近創造了一種新型熱導管,稱為超導複合熱導管,其熱傳導性能有了大幅提升。我們的超導複合熱導管是目前熱導管發展的巔峰之作,基於多年的研發成果,並且我們仍在持續對其設計進行改進。
Cooler Master 一直在ODM應用中採用超導複合熱導管,但現在,隨著 MA824 Stealth 散熱器的發布,Cooler Master 開始將超導複合熱導管應用於我們的消費級PC產品中。
超導複合熱導管是如何運作的?
超導複合熱導管透過多種機制改進了傳統熱導管的結構。每根導管的內部都塗覆了多種銅燒結和銅粉末紋理,這些紋理優化了管內的散熱效率,從而提升了整體效能。熱導管底部與銅底板接觸的蒸發側具有非常細緻的紋理結構,能將熱量向上排出。而在冷凝側,Cooler Master 則使用了較粗糙的紋理結構,它能像海綿一樣吸收液體,並幫助液體更有效地向下流動,而無需僅僅依靠重力。 Cooler Master 持續改進和開發其超導複合熱導管技術,以提升性能的各個方面,例如最大化每根熱導管的效率和瓦數,也稱為Q-max。事實上,Cooler Master 的超導複合熱導管的Q-max幾乎是普通熱導管的兩倍,這進一步證明了它們在散熱技術上的一大進步。
如你所見,超導複合熱導管這類先進的熱導管技術,對於支援高性能PC的頂級運作來說功不可沒。